吕俊彪,余晓丽种田人的财富梦想上林壮

[摘要]广西上林县壮族人的淘金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民国年间,作为广西重要的脉金和砂金生产地,黄金开采成为上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曾一度出现“全民挖金”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凭借当地人发明的淘金新技术,上林县的民间黄金开采逐步实现了从手工筛淘到机械化作业的跨越式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大批上林淘金人远赴非洲加纳,成为“黄金海岸”最引人瞩目的黄金开采者。上林人独特的淘金技术和组织经营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业的发展格局。上林人淘金传统的本土传承与跨国实践展示了民间技艺在全球化时代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主动求变、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淘金传统;民族采矿业;民族经济;上林县壮族人

[作者简介]吕俊彪,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余晓丽,广西民族大学级硕士研究生。

在传统的民族学想象当中,生活在中国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壮族人是一个以“那”(壮语意为“水田”)为本的民族群体。当地人依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体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事实上,壮族人的生计并不完全局限于农业耕作,“非主流”的行业如采矿、手工业等往往也是一些壮族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拟通过对广西上林县壮族人(下文简称“上林人”)社会生活的田野考察,探讨当地人的淘金传统在现当代的变迁及其之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一、上林金矿与当地壮族人的淘金传统

  上林古时隶属“领方”“澄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现有人口50.71万人(年),其中壮族人口最多,占当地总人口的80%以上。上林县所处之地于秦汉之时先后为桂林郡、郁林郡所辖。唐武德四年(年),析领方置上林县,为南方州(后改称澄州)属地,是为上林县得名之始。唐贞观八年(年),改南方州为澄州,上林为其所辖。宋时,上林隶于宾州,明为柳州府辖地。清时,改属右江道思恩府。尽管隶属关系和辖区屡有变动,但历经宋、元、明、清,上林之县名一直未发生改变。清咸丰七年(年)曾改为澄江县,但未几又复称上林。现今之上林县为南宁市所辖,其县境之东北毗邻忻城县,西北与马山县相毗邻,南部为宾阳县,西南接武鸣区。上林县境内之地多为丘陵地带,喀斯特地貌特征较为明显。

  坐落在高山和丘陵平地之间的上林县是广西为数不多的传统黄金产地之一,也曾是广西最重要的脉金和砂金生产地。横亘于上林县与武鸣区之间的大明山,山体庞大、支脉众多,矿产资源丰富。上林县的矿产主要分布在大明山及县境北部的镇圩、南部巷贤一带地区,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达16种之多,其中又以金矿最为引人注目。据地方史料记载,上林县的金矿大致有脉金、砂金两种类型。一般而言,砂金多源于脉金。脉金露出地面后,容易受到风化及水流冲刷,从而在山坡河流处形成含金沉积物,此即为砂金。上林沉积砂金多限于大明山周边地区,是大明山含金石英脉风化后经河流冲刷沉积而来。从大体上看,上林县境内的脉金矿主要分布于大明山余脉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又以巷贤镇的黄华山、狮子山,明亮镇的黎口坳等地最为集中。上林县的砂金矿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大丰镇至巷贤镇一带地区,而镇圩及白圩等地也有少量砂金分布。

  地处县境南部的黄华山是上林县内仅有的脉金矿区。黄华山为大明山之旁支,其山体属龙山系紫色砂质页岩,风化程度甚高。据估计黄华山含金石英脉共有5处,整体上呈西北走向,大约有二三十条小脉,分为西北和东北两种倾向,角度变化在2度-75度之间,其厚度不均匀,薄者几厘米,厚者可达1.5米。根据开采经验,当地人倾向于认为无定向的、厚约为3厘米的小脉含有丰富金质,这种金矿也因此被称为“百叶金”。黄华山最早的含金量勘探记录形成于民国时期。据广西省政府技士王志端等人记载,黄华山每吨矿石平均含金量为0.安士或10.33公分。民国初年另一广西省营矿厂在水隆山试探五处样本之后认为该地矿石的黄金含量约为每吨1.21安士或40公分,而广西省政府聘用国外技士庞俾登试探勘探后指出其每吨平均含金量为0.安士或4公分。三者所载之矿石平均含金量数相差甚远,盖因勘测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相对而言,《粤西矿产纪要》之于黄华山整体含金量的估计较为乐观:“顺矿脉之走向,开掘平洞,浅者掘进六十尺,深者九十尺,第一次选取矿样,送至化学实验所化验,计每吨矿石,含金1.21安士,合市制一两九钱,查询土人采掘成绩,每吨矿石,得金四钱,姑折半以二钱估计,每条金脉藏金量,约有二十万两,四条合计八十万两,总值在一万万元以上”。

  上林县境内的砂金矿区主要集中在巷贤、明亮、大丰三个镇,矿区面积约84平方公里。其中,巷贤镇有矿区面积56平方公里、明亮镇16平方公里、大丰镇12平方公里。由于砂金区多为冲积区域,不同区域砂金储量的层次、厚度均有所差异,没有开采价值的区域约占半数。以此观之,上林县实际可开采的砂金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其中,优良矿区的面积有9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位于亭亮西之古成云业矿区、水台村矿区、巷贤黄华山及其邻近地带。就含金厚度而言,优质矿区(一等矿区)多在12公尺以上,二等矿区的厚度则有7公尺左右。据民国年间当地政府的估计,上林的砂金储量约为两。⑤《粤西矿产纪要》对上林县的砂金储量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估算:“甲戌秋八月,矿务局派员至(巷贤镇)万嘉马村等处钻探,所探深度,浅者四十尺,深者八十尺,平均每一筒口之沙土,含金一厘半,以口径三寸半,深四十尺计,每公亩含金量约有二十三两八钱九分,伸合每市亩,约有一百五十九两二钱七分,以每市亩藏金一百两计,二百方里之冲积层,约有一千零百十万两,如分为二十年开采,每年约可产金五十万两。”

  相对丰富的金矿资源成为部分上林人家重要的生计来源,并催生了上林人源远流长的淘金传统。上林人之于淘金的历史记忆可以追溯到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六》中提道:“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因其中提及“澄洲”之名而被一些人附会为上林人淘金传统最早的文字描述。但刘氏时为四川夔州刺史,就任之地与广西上林相距万里,其诗中所称之“澄州”与上林唐时的旧称“澄州”应非同一地名。唐昭宗时“广州司马”刘恂所撰之《岭表录异》是较早记录澄州金矿的历史文献之一。在该著作中,刘恂对澄州之金极为推崇,称:“澄州金最亮。某顷年使上国,亲友附澄金二十两,讶其单鲜。友曰:金虽少,贵其夜明,有异于常金耳。留宿验之,信然。”商壁、潘博在校补中对上文所指之“澄州”进行了考证,认为“澄州古越地,唐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方州,贞观八年改为澄州,管上林、无虞、止戈和贺水四县,州治在今上林县东”。清嘉庆年间黄金声修撰之《嘉庆上林志稿》对上林人的淘金生活亦有所提及:“澄金在唐为天下甲,今之淘沙者,至于日无所得,即得亦无几,且不足为异。”虽然作为一种地方史料文献,刘、黄二人所记录的社会文化事项的真实性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时上林人的社会生活。

  世代居住大明山下的当地民众素来都有淘金的“习惯”,而上林县的壮族人则是其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群体。据当地一些老人介绍,在上林县的大丰、明亮、巷贤等地,淘金是当地人传统的谋生方式之一,旧时的一些人家甚至以之作为家庭经济的重要补充。所谓的淘金在当地也称“挖金”,是一种主要依靠人力开采的金矿生产方式。上林人传统的挖金方式通常是在矿脉比较集中的地方——山间峡谷、田垌、河滩挖井、打洞,挖出沙金,用竹箕送出地面,再挑到在河道边或水源丰裕之地挖成的洗金池,倒入淘金桶(一种篮状木斗),然后用水淘洗,直至砂石和碎金分离。《粤西矿产纪要》对这种传统的淘金方式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土人所采矿井,星罗棋布,查所掘之井,阔约六尺,长八尺,深丈余,每掘至六七尺深,水则上溢,因无抽水机,每苦事倍功半,掘至发现矿质,则畚而运往河中,用土制淘金斗,淘取砂金。”文中所述之淘金斗是旧时上林人淘金的主要工具。淘金斗由四块木板拼接而成,是一种“√”型尖底木斗,长约80厘米,宽约27厘米,底部深约14厘米,可以装载2斤左右的含金砂土在水面淘洗。淘洗时,淘金人面朝水流方向站立,将装好砂土的淘金斗浸入水中,然后双手握住淘金斗的两侧,通过手臂的摆动、手腕的轻抖反复筛洗砂土,使不同比重的石头、泥沙和金砂渐次分离。在不同淘洗物分层的间隙,淘金人一手扶稳金斗,一手抚去上层的石沙,后又端稳金斗继续前后筛动。淘金人通过这种律动的水中作业,逐步淘走石沙,留下金屑。一些当地人说,这种原始的黄金开采方式乍看起来技术要求似乎不是很高,只需要用蛮力打井、挖砂、洗淘即可。但其实不然,只有那些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积攒了相当技巧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淘出金砂来。另外,经验和运气对于淘金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往往缺一不可。因此,除偶有个别经验丰富、运气较好的淘金人发过一些小财之外,真正能够以此为业以至于发家致富的人家其实并不多见。

二、上林黄金开采的“现代化”进程

  上林人传统的淘金方式在民国年间受到现代采矿业的强力冲击。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矿业资源开发在民国以后逐渐得到广西政府的重视。新桂系军政集团主政广西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矿产开发的政策法规,以图“开放矿藏,以增利源”。年,新桂系军政集团提出“积极发展本省矿业”的口号,并于次年实施《广西查勘矿案规则》《广西省呈请矿业权章程》等政策,同时成立广西建设厅实业处,以督促相关政策的落实。此后不久,一些南洋华侨为其优惠政策所吸引,纷纷携资返桂投资兴办实业。由于这些华侨在南洋诸岛“大半以开矿为主,阅历已深,观摩益善,举凡探矿之机关,采矿之法度,运矿之筹划,售矿之区域,多能知其要领”,因而回国兴办实业亦大多选择矿业开采投资。在此期间,广西政府曾在全省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砂金探勘调查。探勘调查结果表明田阳、容县、邕宁、上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砂金矿分布。其中,田阳县有十多处产金地,但交通不便,开采难度较大;容县虽有金矿,但储量比较有限,不宜大规模开采;邕宁县的金矿产量“甚弱”,且“淘者亦少”。相较而言,上林县的金矿开采优势颇多,当地不仅水源充足,含金冲积层广,开采价值较大,交通也比较便利。当其之时,宾阳至上林已通汽车,而县内亭亮至万嘉亦已筑好路基,适宜大规模开采。在广西政府的主导以及当地人的积极参与之下,上林县的黄金开采迎来了鼎盛时期,而上林人“土法”开采黄金的传统,亦由此开启了其“现代化”进程。

  在此期间,世代生活在大明山地区的上林县壮族人也于主动或者被动之间,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淘金热潮当中。根据年的《上林县志》记述,民国初年上林县“以僻处一隅,交通不便,遂致文化弗竟商务营业,具难振兴”,然而当地人却“群策群力,筹集资本,开采金银铜铅锑煤储矿,更再讲求畜牧植树造林,不使藏富于山,弃利于地”,并由此创造了一个“日臻繁盛,家给人足,财用充裕”的相对宽松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建基于旧时上林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同时也是地方统治阶层解绑矿产利益的“自然结果”。而上林人的淘金业也因之迅速兴起。由于“溪涧沙中索杂之闪闪徽末金屑,并砂矿间灿然呈露”,再加上采矿技艺的逐步提升,“挖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快速增长,当地人的淘金热情不断高涨。据记载,当时在塘桃等村“金砂淘取者,日数十人,每人日可各获数分”。那些“盆地承积冲流之所蕴”,一时成为当地人发财致富的黄金梦想之源。

  民国年间黄华山省营金矿区的成立或可以认为是上林县黄金开采“现代化”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黄华山地区的含金石英脉“早经土人发现”,虽然确切年代无可查考,但“以旧洞之陈迹观之,绝非短时期之人工挖掘所能臻此”。黄华山坐落于巷贤镇之东南面,据传当地人用土法开采山中含金石英脉已有百年之久。年3月,黄华山有脉金矿之说得到印证之后,数以千计的当地人蜂拥上山,以原始的人力工具采挖矿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同年6月,广西政府强势接管黄华山的金矿资源,将黄华山核心地区划为公营金矿山保留区,同时也准许民众成立公司在其外围地区开采黄金。而众多“无证”淘金人则在更远的外围地带以“土法”挖金,并由此形成出一种看起来集中有序的“淘金圈”。广西省营机构进入黄华山后,采购先进的采矿设备,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人才,以图更好地开采黄华山金矿。《粤西矿产纪要》对此曾有如下记述:“政府近与广州礼和洋行订定合约,聘请德国克鲁伯厂矿师庞卑登博士来桂,应用最新发明之电气探矿机,再加钻探。博士为世界著名之采金矿师,英国南非洲金矿,即由彼所主持钻探者也。本年二月,准可到桂,电气探矿机,政府亦已订购一副备用云。”另据《桂政纪实》记载,当时广西省政府决定成立金矿经理处,拨资6万元试办,用以购买选金机器。年,绒布收金台、汞引机等均由德国运回,选金厂竣工投产。同年,黄华山省营金矿区创造了“在二立尺石脉得金八十余两”的辉煌纪录,并由此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民国年间的相关档案文书对此曾有如下记载:“有此种富裕吸引性之刺激,暨过去桂省府之努力提倡所激发,国人之采金狂潮,于是不惜资本,群向大明山之有石英脉路显处,施行洞采。”年,省政府考察后认为黄华山脉金矿区已无大规模公营价值,遂向民众开放保留区的开采权。

  私营金矿企业的发展是民国初年上林县黄金开采的重要民间力量。如上所述,南洋华侨与民国年间广西的矿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更有一批谙熟矿产开发的华侨商人在上林县投资开办矿业公司,专事黄金开采。黄华山矿区运营两年之后,亦即年,上林的黄金开采业逐步呈现出“公司化”和“私营化”竞相发展的态势。据《壮族经济史》记载,年7月,广西获得执照的金矿公司共有63个,矿区91处,矿区面积平方米。其中上林有金矿公司22家,矿区数27处,矿区面积平方米,分别占广西总体的34.93%、29.67%和40.39%。上林县黄金开采的风气之盛,在地方文献《呈送上林、武鸣、宾阳三县金矿报告请察核由》也有所提及:“本矿区(宾阳上林武鸣三县)矿业曾以桂省府之努力提倡,记录之惊人而盛极一时。领矿之积极三数年,间不下数十家。二六年(年)公司之既组成者有二十四家,开工采矿者六家,请探者络绎于途,矿业风气可谓盛极一时。”大致说来,年是上林县私营金矿公司的兴盛节点,大量企业和个人涌入当地从事黄金开采。股份制企业的出现、现代采矿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上林黄金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当时较为有名的金矿公司——上林裕华金矿公司,由侨商陈权庵氏于年筹建,拥有万嘉马村垌、万嘉姚氏祠和巷贤留仙村三处砂金矿区。该公司采用股份制,股东多为海外华侨,共筹得15万元资本。公司配备了36匹马力的德国内燃机以及5匹、7匹内燃机各一副,装备了2台24寸内径砂泵机,安装了2个约为.67米铁轨以作矿区运输物料之用,同时还另装有清水泵、手摇起重机和发电球等小型器械,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在分配方式上,私营金矿公司主要采用分金制和雇工制两种形式。分金制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小规模金矿公司所主要采用的分配形式,公司负责呈请矿业权获得营业执照后,聘用当地人作为矿工,双方约定好黄金收成分配比例,由工人自备采金工具及伙食进行开采。一般而言,所得收成在五分以下时,工人得七公司得三;而如果产量达到五分至一两者,则工人得六公司得四。也就是说,黄金产量愈高,则工人的分成比例渐次降低。采用雇工制的企业,普通工人每月工资约为45元,部分技术工人的工资或因其责任与技术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当公司运营业绩欠佳之时,除技术工人照常雇佣外,其余岗位大多采取工分制,如挑运工往往以实际担数折算工资等。

  由于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上林县黄金开采的“现代化”进程在民国初年快速推进。从“土法”淘金到专业化的黄金开采,从无序的私采滥挖到公营矿区和私营公司的有组织生产,上林县境内的黄金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此一时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现代化”,从而为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好景不长。年以后,由于日本的侵略,上林县黄金生产的良好势头急转直下,并长期陷入停滞状态之中。“敌骑南境,二八年(年)冬邕宁弃守,二九年初本矿区(宾阳上林武鸣三县)沦陷。黄金世界沦为魔域。矿业至此摧残殆尽,其不绝如缕,苟延残喘者,仅上林亭亮之华林公司一家而已。”由此,上林县昔日的黄金开采盛景荡然无存,公营矿山难以为继,私营矿业公司更是举步维艰。以平桂矿务局上林金矿为例。年初,因“每三方二尺含金量一分以上者二票,砂层逾三公尺,当有开采价值”的勘探结论,平桂矿务局急忙连续上报文书,旨在将上林砂金矿区纳入囊中。同年3月,平桂矿务局上林金矿在尚未取得正式开采执照的情况下仓促成立,目标瞄准当时亭亮及万嘉一带的砂金。由于拥有先进的探采设备如可进行机械化地下探矿任务的班加钻机等,矿区的黄金产量曾独领风骚。年12月,因战争爆发,该矿区的厂房被纵火焚烧,生产设备严重损毁,黄金生产自此一蹶不振。年初,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林,省营黄华山矿场和平桂矿务局亭亮矿区“片瓦无存”,私营公司也因为房厂机械严重受损、资金用罄而无法复业。由此,上林县的黄金产业元气大伤,再难以有新的发展,而其黄金开采的现代化进程亦因之戛然而止。

三、上林人淘金传统的传承与跨国实践

  公营矿区的停办以及私营矿产公司的相继退出,使得20世纪40年代上林县的黄金开采业迅速进入沉寂期。尽管年以后在新中国人民政府的主导之下,当地的矿业生产得到恢复性发展,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上林县的黄金开采业停滞不前。虽然如此,运用土法开采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生计方式,也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土法采金甚至是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广西通志·地质矿产志》记载,上林县水台砂金矿一直由当地农民采用土法开采,而在年至年间,采金矿农曾向国家共交售黄金两。另据《上林县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在上林县的镇圩金矿区,“公社采矿队对内浪、下浪、内楼的金矿进行手工开采,曾获黄金两”。在田野调查期间,笔者所接触到的大丰、明亮和巷贤等地的一些居民(中老年人)对于人民公社时期由生产队组织的“挖金”工作记忆犹新,他们甚至还能清晰地记起当时描述“挖金”生活的一句壮语顺口溜:“

wa?33jien??wa?33,pou31pou31ta?33kim2?wa?33jien31nan31

”(意为“黄金黄,个个淘金裤子黄”)由于参加生产队淘金的社员们长时间站在泥地里挖砂金土、在水里淘金砂,身上都几无例外地沾满了黄土或黄泥水。这些满身土黄的挖金人群俨然是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劳动的一道风景。此外,作为传统的“挖金人”,一些访谈者也笑侃自己当时因为“手痒”往往忍不住在集体劳动之外私自挖金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尽管黄金开采在人民公社化时期仍然有所保留,但“以粮为纲”的产业政策还是极大地限制了上林人这种传统生计方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是上林县黄金开采业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一时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无疑是现代化采金船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黄金公司在明亮乡水台村投资兴建水台砂金矿区,并以万元购入机械化采金船一艘。这艘拥有立升斗容的采金船,挖深可达18米,年开采矿砂量达到91.2万立方米。采金船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不过在作业过程中仍然需要其他设备配套和大量人力劳动配合。譬如,在采金船开始作业之前,需要先用推土机剥离作业区域的地表土层。因为只有在剥离地表土层之后,采金船才能用挖斗挖掘泥沙并注水冲洗选矿。而在此过程中,还要人工反复淘洗分离出来的砂砾和砂金。尽管如此,采金船的生产效率仍然是传统淘金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或许可以这样说,采金船的使用不仅是上林县矿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构筑了当地人的现代化梦想。事实上,正是对于这艘采金船生产技术的学习与模仿,激发了新生代上林人改造传统生产设备的灵感,而其所采用的砂泵机抽沙、溜槽筛选、水枪选金等,亦成为后来名扬非洲的“上林采金术”,并使上林人的淘金传统在海外得到“发扬光大”。年以后,由于水台砂金矿区“探明的工业储量未获批准”,矿区生产就此偃旗息鼓,曾经轰动一时的采金船,也只好被废弃不用。

  然而,上林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追逐他们的黄金梦想。在国营矿区生产日渐衰微的同时,上林人的淘金传统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上林人摆脱对田地的过度依赖、利用土生土长的淘金技艺“走南闯北”以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此期间,新生代淘金人当中的一些技术精英通过学习、吸收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不断更新、改造传统生产设备,开发出一套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上林淘金术”,为上林人的“黄金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上林砂泵机”作为上林人挖金的利器,其原型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出现,但其在上林民间黄金开采的普及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上林砂泵机的功能与民国时期的砂泵机大致相似,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制造者是上林本地人。当然,“上林砂泵机”这种机器是经过改造、升级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砂泵机,而是一整套淘金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专事抽砂的砂泵机,用于拣选金矿的溜槽、柴油机以及水枪等部件。砂泵机是“上林砂泵机”最核心的部件,实际上也是当地人对同类产品进行模仿和改进之后生产出来的。溜槽是上林传统淘金器具经由“技术改造”而成,其构造和功能同传统器具基本上没有差异,只是将原来的木制器具改为铁制品,同时对加工环节进行了改进,如在木槽平面与溜格之间安装密实粗糙的麻袋以增加金砂收拣面积等。采矿时,淘金人先在农田里挖掘露天金井,待地下水冒出后随即开动抽水机将水抽出,同时用水枪喷射金井里的泥沙,并用砂泵机将混合在水里的砂土抽到溜槽高处,完成上料动作。紧接着是选矿,淘金人站在溜槽上料处晃动水枪冲击砂土,其他作业人员则将溜槽上滚落下来的废石、废沙拣出,并从麻袋和溜格上收采金砂,再用淘金桶进行精选。机械化设备的推广使用提高了上林人黄金开采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万名金农闯关东”以及后来的跨界淘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进入21世纪以后,上林人的淘金传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林人淘金传统的存在只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现象的话,那么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社会影响则是“世界级”的。在6年前后,拥有“现代化”淘金技艺,并在“走南闯北”中积累了丰富的跨区域淘金经验的上林人,不远万里前往加纳开采黄金,开启了极富传奇色彩的非洲淘金之旅。上林人将“上林砂泵机”输出到加纳之后,当地的砂金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加纳的砂金生产格局也因之发生了重大改变,一些懂技术、善经营的上林人迅速暴富。巨大的利益激发了上林人积攒已久的财富梦想,吸引了更多的上林人参与其中,加纳由此成为上林人海外淘金的热土。在淘金热最甚之时,上林县曾有数万人到加纳“发展”,以至当地民间有所谓“有黄金的地方就会有上林人”的说法。

  上林人到非洲淘金主要通过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结伴而行。据上林县黄金协会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上林县各乡镇都有人到非洲淘金,其中多数集中在明亮、大丰、巷贤三个镇,这些淘金人多以家庭(族)、村落为基础组成淘金团队,一起合股投资开采金矿。淘金团队通常由“大老板”、股东、管理员、技术员和杂工组成。在这些人员当中,除杂工为当地招聘之外,其余人员基本上都是上林人。“大老板”是团队最主要的投资人,拥有淘金活动的决策权。但对大多数淘金团队来说,股东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融资风险,另一方面也因为大老板往往同时经营数条生产线,不可能事必躬亲,需要值得信赖的助手。让自己信赖的技术员、管理员参股,不仅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减少淘金过程中出现工作人员中饱私囊的现象。多数上林淘金人在团队中的职业起点是技术员,一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获得老板信任的技术员通常有机会升为管理员。而当积攒了一定的资本,并且得到大老板的应允后,他们便可以与其合股成为股东,进入团队的决策层。当然,也有一些淘金人在羽翼丰满之后自立门户,成为另一个团队的大老板。团队内部各类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交叉重叠的,也就是股东可以是管理员或技术员,而技术员有时也兼任管理员。

  凭借独特的技术设备以及高效的管理模式,上林人在非洲加纳的黄金开采活动中显示出其他社会群体所难以企及的优势,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相对丰厚的经济收入,不仅改善了淘金人的家庭经济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林县的地方经济发展,扩大了上林人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年以后上林人在加纳的淘金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严格限制。根据加纳政府的规定,25英亩以下的金矿仅限于加纳本国人开采,外国人只能投资开采25英亩以上的金矿,而河堤米范围以内的地方也不允许外国人挖金。按照此项规定,上林人在加纳开办的企业实际上很难直接取得在该国开采黄金的资格许可,而往往只能从当地农民或者地主手中租下许可证以便于合法地进行黄金开采。为了实现自己的黄金梦想,上林淘金人不仅想方设法获得开采黄金的合法地位,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方式以赢取更多当地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确保黄金生产、销售的安全。事实上,由于当地的治安环境相对恶劣,上林人在加纳的淘金活动是一种高风险的行当,疾病以及针对上林人的各式掠夺、抢劫等,时刻威胁着上林淘金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血汗、枪战,以命相搏,乃是上林人海外淘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仍然驱使一批又一批上林人远渡重洋,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财富梦想。而上林人的淘金传统也因之得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得到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近现代以来,上林人的淘金技艺经历了从手工操持至机械化作业的演进过程,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上林人的淘金传统更从一种地方性的生计方式逐步发展成为扬名海外的跨国矿产开采模式。在此过程中,上林淘金人不仅实现了从农民到矿工、再到商人的角色转换,他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也开始从原始的、封闭的乡村向更为广阔的海外拓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洲西部矿业开发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其中充满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曲折,但上林人的淘金传统仍然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得到相对完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在全球化时代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民族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长久以来,民族经济的欠发达状态大多被归因于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民族优惠政策落实不力、民众思想观念保守以及所谓“历史欠账太多”等方面的问题。年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阻碍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传统问题”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生活状况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状况的现实存在对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上林人淘金传统在现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以一种近乎另类的事实,为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以及全球时代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单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投入的粗放方式,不可能保持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这既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一种基本共识,同时也被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事实所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林人淘金传统的传承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在此过程中,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上林人精诚团结、主动求变、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或可以被认为是其中至为关键的要素。笔者以为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要素的持续投入,更需要民族群体发展地方经济、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和敢闯敢干的精神气质。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民族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确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原文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引用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为阅读方便,注释从略,请以正式出版刊物为准。

投稿邮箱:xb

gxun.edu.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jylw.com/jjwq/jjwq/1527493.html


当前时间: